綿陽鹽亭一位中學生,放暑假在家整天玩手機,因此被父母罵了一頓。沒想到這名學生竟給父母發簡訊說“永別了”,然後馬上就跳河輕生。
因玩手機被罵,發“永別”簡訊輕生!
事發當天下午5點,一名警察下班經過北門大橋,發現橋下有一個徘徊在河邊的小孩好像在哭,舉動異常,於是一直站在橋上靜靜觀察。
“大約5分鐘後,發現小孩情況不對勁,有想要跳河的跡象,考慮到自己一個女孩子,能力有限,便立刻聯繫在附近值勤的警察同事下去查看。”
趕來的執勤巡警慢慢靠近小孩,開展勸說工作,此時小孩情緒十分激動,突然跳入彌江河。
此時,河邊待命的警察和圍觀群眾立馬跳入營救,並在河水中對小孩再次進行開導,開導無效,隨後警察及圍觀群眾手拉手協同將小孩救上岸。
事發後小孩的母親趕到了現場。她告訴警察,小孩是鹽亭某中學學生,放暑假在家整天玩手機,被父母罵了之後,就在今天下午5點左右收到孩子發來的一條“永別了”的簡訊。
而在杭州濱江的一個小區裡,一名15歲的初三女孩從19樓墜下,落在三樓陽台上,當場死亡。警方認定為自殺,原來事發前,家人發現女孩又在玩手機,提出反對意見,雙方發生爭執,隨後女孩跳樓身亡。
相似的案件也發生在河北廊坊市,一名13歲女孩很晚還在玩手機。母親一怒之下,將手機給摔壞了。女孩竟然憤怒的帶著20多塊錢離家出走,時至今日,仍然豪無音訊。
在安徽池州青陽縣,一名16歲的中學生,被沒收手機後和母親爭執之後,女孩離家出走,憤而跳入附近4米公尺的河水中,因求生慾而心生悔意、呼喊求救,被及時趕來的消防員救出,僥倖脫險。
剛到暑假,手機就以殺手的身份,醒目地出現在官媒和網媒的顯著位置。但如果把時間再往回溯,不難發現手機所引發的悲劇不勝枚舉。
去年9月的河南正陽縣,一位初二少年因玩手機被父親批評,一怒之下喝了家中的農藥,在醫院搶救一個禮拜後仍昏迷不醒。這個家庭,本來就因女主人身患腦瘤而一貧如洗,兒子的服毒讓這個家更雪上加霜。
去年5月,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,一名初二的男生因成績不理想,被父親沒收了手機。索要無果後,孩子跳樓自殺。兩天后,無法忍受喪子之痛的母親,也跟著跳樓自殺了。
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,“手機奪命案”一件接著一件的發生,一條條觸目驚心的新聞中,作為始作俑者的手機,都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,被置放於標題之上……
人們普遍認為:
是手機,將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和父母陰陽兩隔!
是手機,將逃學厭學的情緒和恐慌不安的氣息四處蔓延!
是手機,毀了我們的這一代和下一代!
然而,害死這些孩子的,真的僅僅是一台手機而已嗎?
看著這些血淋淋的手機奪命案,米藍只想說:手機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教育問題的代罪羔羊。
殺死孩子的不是手機,是父母自我教育的缺失!
在生活中,往往很多大人也是沉迷在電子產品裡、很多家長自己就是重度手機使用者,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,一個個都是低頭族。
有些家長甚至為了減少陪伴壓力,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把手機甩給孩子,對他們說:“拿去,到旁邊玩”。
但當有一天,他們想讓孩子遠離手機時,才發現孩子已經深陷電子遊戲無法自拔。
作為父母,當我們無所事事地拿著手機無聊的發發貼文、打打卡、看看影騙,不讀書學習、不陪伴家人、不專心做事,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要求孩子,讓他們去學習、去進步、去自律呢?
今年1月,一名不到4歲的男童在泳池中溺水身亡。從監視器中顯示,他在水中足足掙扎3分多鐘卻無人發現。而在泳池邊的母親,始終低著頭看手機。
去年9月,在深圳華升大廈,三名幼童坐在地上玩耍,突然一輛白色轎車開過來,直接從三名孩子的身上碾壓過去。事情發生後,女司機聲稱她當時在低頭看手機,沒有注意到孩子在前方。
前年8月,在鄭州商城樓下,一位媽媽在倒車時看手機,不慎將自己2歲的兒子當場碾在車輪下……
這些慘痛的案例,正在提醒著每位父母:
不是手機害了孩子,是我們害了孩子。不是孩子迷上手機,而是我們自己太過依賴手機,並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受其害。
很多時候,不是手機奪走了孩子,是父母拱手把孩子讓給了手機。
你是否想過,為什麼你的孩子會沉迷於手機裡呢?
因為孩子是有樣學樣啊,所以我們家長在要求孩子的同時,也應該要放下手機,用時間多多陪伴孩子。
但我們需要認清並接受的一個真相是:現在身處在鋼筋水泥和人工智慧世代中長大的孩子,相比於父母這一輩的小時候,要孤獨很多。
他們雖然不缺吃穿,但他們缺少玩伴和陪伴。
家庭是孩子在漫漫人生中汲取愛和力量的第一站,也是孩子成長的終生課堂,這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。
千萬別等到某一天一抬頭,才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,而你,在他的成長中缺席了太久太久。
孩子使用手機,是否需要徹底禁止?隨著手機的普及,孩子擁有自己第一部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提前。
有些家長在給不給孩子買手機方面猶豫不決,害怕孩子過度使用變得失控,反而引發親子矛盾,或者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等等。
米藍認為,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家長不應過早地給孩子接觸手機,而應該提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,或者培養孩子其他健康的愛好,來防止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。
那麼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呢?以下是一位美國媽媽,為孩子製定的手機家規:
親愛的格雷戈里:
現在你已經驕傲地擁有一部手機了。太棒了!你是一個優秀的、有責任心的13歲男孩,理應得到這份禮物。不過在接受這份禮物的同時,你還得遵守一些規章制度。
請把下面的使用合約從頭至尾讀一遍。我希望你能明白,我的職責是把你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、身心健康、對社會有益的年輕人,從而能夠適應新技術且不被其左右。
如果你沒能遵守下列約定,我將終止你對這部手機的所有權。
第一點
這是我的手機,我付錢買的。我現在是把它借給你用而已。
第二點
手機密碼必須要讓我知道。
第三點
如果電話響了,就一定要接聽,因為這是一部電話。接起電話要說“你好”,要有禮貌。永遠不要因為來電顯示是“媽媽”或者“爸爸”,就故意不接。永遠不要這樣做。
第四點
週一至週五晚上7:30和週末晚上9:00,準時把手機交給我或你爸。我們會把手機關機,到第二天早上7:30再開機。
第五點
手機不能帶到學校。你要學會與那些你原本打算用訊息聯繫的人面對面地相處,因為這是一種生活技能。如果遇到只上半天課、外出參觀學習以及有課外活動等情況,可另行考慮。
第六點
如果手機掉進廁所、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飛,你得承擔更換零件的費用或負責維修。你可以做家務、存零用錢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禮金存起來。這樣的事難免發生,你應當做好準備。
第七點
不要利用這個高科技產品說謊、愚弄或者欺騙他人。不要在電話裡說一些傷害他人的話。要做一個良友,或者乾脆遠離爭端。
第八點
遠離色情內容。用手機上網時,只能搜索和瀏覽那些可以坦然與我分享的信息。如果你對任何事情有疑問,可以找個人問問,最好是問我或者你爸。
第九點
在公共場合要把手機設成靜音打開震動,並收起來放好,尤其是在餐廳、電影院或者與另一個人交談的時候。你不是一個沒禮貌的人,不要讓手機改變了你的這個優點。
第十點
不要發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體私密部位的圖片。不要笑。不要以為你很聰明,有一天你也可能會被誘惑去做這樣的事。這有很大的風險,可能會毀掉你中學、大學乃至成年後的所有生活。網絡空間浩瀚無邊,他的力量及影響遠比你所想像的還要再強大,你很難讓任何諸如此類的事不留痕跡,包括被破壞的名聲。
第十一點
不要無休止地拍照和錄影片,你沒有必要把一切都記錄下來。用心去體驗你的生活,這些經歷將會在你的記憶中永存。
第十二點
有時候可以不帶手機出門,並且決定這麼做時要心無掛礙,不要覺得不安。手機不是活物,也不是你身上多長出來的東西,要學會拋開手機生活。不要總是害怕自己會錯過什麼,要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。
第十三點
下載一些新潮的、古典的或者與眾不同的音樂,不要像你的無數同齡人那樣,全都聽一模一樣的歌。你們這一代人有著史上無人能及的便利條件,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。好好利用這個優勢,開闊你的眼界。
第十四點
不要總是盯著手機,抬起頭來,留意你周圍所發生的事情,看看窗外、聽聽鳥叫聲、散散步、和陌生人說說話。保持一顆好奇的心,不要總用谷歌尋找答案。
第十五點
假設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團糟,那時我會收回你的手機。我們會坐下來談心,然後再從頭開始。你和我都在不斷學習。我是站在你這邊的“隊友”,讓我們共同面對。
我希望你能同意這些條款。以上所列舉的大部分告誡,不僅僅適用於這部手機,也適用於你的生活。
看了這位媽媽的做法,各位家長是否有收穫呢?
孩子沉迷“玩手機”,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?
孩子一旦愛玩手機,父母必然恐懼擔心,著急上火,或直接干涉。
拔網線、砸手機、爭吵責罵;或到處尋找制止方法,一想起來就難過,為孩子的未來擔心;或者多次反覆勸說無效後,乾脆隨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。
處在壓力之下的孩子,不管在手機中獲得多少樂趣,一旦面對現實,就會馬上覺得壓力特別大。
這是大多數沉迷手機的孩子的生存狀態。
作為家長,我們也要換一種認知,不再去簡單的製止,而要認識到手機問題反映的是孩子對它的一種精神依賴。
本著耐心、循序漸進,給孩子一個放下手機的過程。
理解和接納
對於我們看不慣的東西,也許深入了解其中的趣味和吸引力,會獲得不錯的效果。
比如,孩子喜歡聽手機裡的音樂,那我們就跟著一起聽一聽,說不定你同樣會愛上他愛的音樂。
這時候一起聊聊歌星和音樂,聽孩子講一講你不知道的歌星的奮鬥史、音樂背後感人的故事,一是可以跟孩子交流感情,二是滿足了孩子的傾訴欲,讓孩子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,豈不是其樂融融、兩全其美。
規定時間,對犯規有懲罰
美國矽谷的很多高階主管,包括賈伯斯在內,他們都會限制子女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,比如禁止他們在非週末晚間使用電子產品,並且週末可以使用的時間也很有限。
爸媽可以給孩子規定使用的時間,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半小時,如果這次按時歸還,下次就還可以玩;如果這次不按時歸還,下次沒得玩,按照規矩來做,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於遵守。
一味地抵制,只能換來孩子更深的渴望,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,不是制止了就可以萬無一失。
指引孩子有“路”可走
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走上一條可行之路,才能讓他們把心願投之於實踐、付之於行動,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就感。這樣,孩子才能更有方向感,才不會再沉迷於虛幻。
具體做法:可以是培養孩子一些書法、樂器等方面的興趣;可以是跟孩子一起運動、一起閱讀;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,增加孩子投入生活的樂趣等等。
言傳不如身教
如果你整天玩遊戲或者在孩子面前無所事事的使用手機,你再怎麼訓斥孩子,要求他去讀書,你覺得會有效果嗎?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身體力行,陪著孩子一起讀書。
一些重視教育的家長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好地扮演了監督者、陪伴者、激勵者的角色,在對孩子手機的使用問題上有著清醒認識,並身體力行希望將手機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。
也有一部分在思想上偷懶的家長,還看不到手機對孩子的危害,還抱持著用手機換取孩子注意力,或者用手機討孩子歡心這樣的心態,縱容自己的孩子沉迷於手機中不能自拔。
這個世界上,唯有父母這個身份,無需考試、被審核,但也唯有父母這個身份,必須終身學習、不容怠懈。
沒有誰天生就會做父母,但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,我們今天做了最好的努力,等有一天回想起來的時候,便不會感到後悔莫及:是自己親手把孩子毀掉了!
希望再沒有“手機”能傷害任何孩子!
*以上圖片來源皆出自於網路,如有侵權請告知。
現在按讚並追蹤粉專,每天收到育兒小秘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