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給手機就跳樓:別讓你的寵愛害了孩子的一生

9月2號晚,安徽省消防隊接獲一起少女跳河的報案電話,隨後趕往現場從河裡救出一名少女。據訪問當地知情人士才知道女孩是因為沉迷手機,熬夜整晚。媽媽一氣之下沒收手機保管數日。兩人發生了激烈爭吵,隨後女孩走出家門跳河。

 

女孩會游泳,但沒有力氣游上岸,只好呼喊求救,幸好消防員及時趕到,才阻止悲劇發生。

 

第二件則類似事件是發生在成都,一位8歲小女孩,因為家長為了讓女兒進戒除沉迷看電視的壞習慣,一時賭氣,從3樓跳下,墜落在社區後面的樹林裡,生死未卜。

 

這兩件事在大腫眼裡都相當不可思議:禁止孩子玩手機、看電視這樣的處罰,竟讓孩子為此賭氣,差點賠上性命。

 

也許這兩個被寵壞的孩子,早已習慣用最激烈、極端的手法,威脅父母、家長來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,一旦得不到,就要以死相逼。然而你有想過被寵壞的孩子,其實是大人一手造成「養壞」的。

 

米藍並不是要指責手機的不是,我以前寫過《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?你需要這4個方法》,就說過手機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太重要了,孩子用手機是必然階段,不必將手機妖魔化。

 

米藍要說的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,還有那些覺得一時方便就塞手機給孩子,養成他們壞習慣的家長。因為這樣貪圖方便的心態,哪怕今天沒有手機、電視,教養方式出錯,孩子依然會被寵壞。

 

我經常在文章裡說,在保護好自己、不挑戰道德底線、不破壞原則的前提下,鼓勵孩子自由快樂的成長。但是當這些原則被破壞了,那要小心,孩子正在一步一步被寵壞。

 

被寵壞的孩子,最愛使喚家人

 

幾乎每個被寵壞的孩子都喜歡使喚家裡人,越親密的使喚的越凶。

 

以前我同事生第二胎,我去家裡看她,她女兒的表現讓我印象深刻。一個才8歲的孩子,居然對著奶奶指手畫腳。

 

「奶奶,我渴了,我要水。」

「我要吃餅乾。」

「我要玩手機。」

 

奶奶說沒空,在忙著清理廚房、招呼客人。小女生一下子就不高興了,尖叫著喊:「我要玩手機,我要玩手機,我要玩手機……」

奶奶說:「你等一下好嗎,要玩手機等一下奶奶拿給你。」

 

孩子不肯,直接就扔掉奶奶手裡的抹布,叫著:「我要玩手機,我要玩手機,我要玩手機……」

 

同事被叫聲吸引出去,知道事情的經過後,當場就出聲教訓孩子。孩子當場就激動大哭了,奶奶見不得孫女傷心,立刻就過來說我同事幹嘛嚇孩子,趕緊掏出手機給孩子,說:「給你給你,不是要玩手機嗎,不哭不哭…」

 

回到客廳我問同事:「這真的好嗎?」

 

同事苦笑:「婆婆那麼寵孫女,不好能怎樣。看她剛才哄小孩的樣子,好像是我做錯了一樣。」

 

一般來說,當孩子嘗試著挑戰家長權威的時候,一般都是藉著爺爺奶奶、姥爺姥姥在的場合示威的。因為老人往往捨不得孩子難過,容易對孩子百依百順。

 

孩子對長輩指使的時間長了,「自我中心」的意識會急劇膨脹、變得目無尊長、叛逆難管。等到了青春期,就會很難控制。而且,孩子現在對爺爺奶奶的態度,也許間接養成將來對年邁的父母的態度。

 

被慣壞的孩子,愛跟外人發脾氣

 

我們家小豪屬於「欺負自家人」,在家有時候會對我們調皮、任性,但是在外人面前還是很乖,因為她還是知道界限,但有些小孩並不懂。

 

之前同學聚餐,我帶著小豪去參加。同一桌有個同學也帶了兒子去,比小豪大1歲。上點心後,小豪準備動手夾走包子,誰知被男孩出聲制止:「那是我的包子,你別動!」

 

她媽媽說:「包子大家都有份,小豪弟弟也能吃!」

 

突然那男孩就從口袋裡拿出兩百塊錢,說:「我買了,這是我的,誰也不能吃!」

 

我同學有點尷尬,說了孩子兩句,誰知他立刻就變臉大哭。

 

後來她跟我道歉,說她婆家做生意的,比較有錢,孩子的爸爸習慣用錢解決一切事情,沒事就喜歡給孩子零用錢作為補償,太寵溺他了,造成孩子有點有樣學樣。

 

米藍覺得,孩子今天如果會沒大沒小,明天就會更加目中無人,以此相威脅。

當孩子的「自我中心」意識開始過度膨脹,那麼他就會覺得全世界都得聽我的。有這種想法的孩子,很容易失控。

 

避免這種情況,家長要學會「傾聽並且過濾」孩子的請求。

孩子沒有思考能力,但大人一定有。

 

而且最重要點是,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: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是不能做,你撒嬌發脾氣也沒有。當然,最好給孩子解釋原因,而不是一味說不。

愛≠溺愛

 

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,沒有老人不疼自己的孫子,難就難在,能清楚知道:疼愛≠溺愛。

 

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》一書的作者尹建莉老師就說:

 

「溺愛不是愛,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,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,剝奪孩子的獨立性。」

 

溺愛孩子,不知不覺就會寵壞他們。真正的愛則不會有這種負面效果,真正的愛是要給孩子自由、寬容、欣賞。信任孩子,讓他們自由、獨立而幸福的成長。

 

被寵壞的那些孩子,他們需要的是愛與傾聽與包容,而不是溺愛。願我們的孩子都是能在愛的呵護下,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 

養育孩子千萬不要做這三件可能毀了孩子一生的事!

媽媽往往是跟孩子最親密的人,媽媽的生活習慣、言行舉止也在塑造著孩子的品行人格,優媽經常對自己說的話:成為優優和樂樂的榜樣。如果希望優優出類拔萃,那麼自己就要做一個積極進取的媽媽。

優媽根據多年的教育經驗總結出來,媽媽的這些行為最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。

 

01)幫孩子整理書包

有一次送優優去上學,碰到了優優的同學小樂和他的媽媽,路上小樂一直在發脾氣指責媽媽,“你忘記把作業本放進我的書包了,等一下要交作業了,都是你害得!”說完又開始哭了起來,小樂媽媽解釋,昨天小樂作業寫到比較晚,大家都很辛苦就草草收拾睡覺了,平常都是媽媽幫小樂收拾書包衣物和行李,但是昨天媽媽忙忘了。

小樂媽媽是優優班上非常稱職的媽媽,每天準時送小樂上下學,陪著他寫作業,家長會從來沒有缺席,補習班全程陪同,但就算是這樣努力還是會遭到小樂的埋怨,媽媽累得心力交瘁,孩子並不領情。

更糟糕的是,小樂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感無法建立,更加不懂得體諒父母,這對於孩子的未來漫長的人生來說會有更多不良影響。每次我們從新聞中看到,啃老的孩子,博士畢業畏懼工作的孩子,對年老的父母大打出手的孩子,這些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事事親力親為,深怕累著孩子的父母。

想要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有擔當的人,那就從現在開始放手,讓他為自己的生活的每一件小事負責開始吧。

 

02)說爸爸壞話

相親相愛的父母最能養出安全感慢慢的孩子,因為他被愛滋養著,他時時刻刻都在學習愛和被愛,有時候你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說,學會愛,學會感恩,不如媽媽對爸爸的一句真誠的讚美,和爸爸對媽媽一聲由衷的感謝。

夫妻之間難免有吵架的時候,但是這樣的時刻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,那會讓他感到不安,害怕失去父母;也會讓他感到沮喪,對親密關係失去信心。

有一次我帶著優優在小區散步,小區的鄰居們聚到一起玩,其中一個孩子的媽媽就當著大家的面數落她先生的種種不是,我明顯看到孩子臉上的那種難堪、沮喪和恐懼。對於媽媽來講,這也許只是一次情緒宣洩,但是對於孩子來說,這可能是他最難過的時刻,爸爸和媽媽都是他最愛的人,媽媽的指責無疑在推動著孩子做選擇。

 

03)哭窮

有一種育兒說法,兒子要窮養,女兒要富養。優媽並不認同,優媽覺得對孩子的養育就是能力範圍內給他更好的生活,無所謂貧富,愛和關懷就是最好的生活。刻意拉低生活水準來鍛煉孩子,反而容易讓他感到窘迫,感到在同齡人裡矮了人家一大截,變得自卑內向。

優媽的朋友橙子媽,擔心橙子在學校里和人攀比吃穿用,給橙子穿著最普通的T卹短褲,書包背得爛掉了也不給他買新的,但橙子家庭條件其實不錯,橙子媽說要刻意鍛煉橙子的承受力,是不是向橙子哭窮,讓橙子好好讀書將來改變家庭命運。

橙子寡言少語,埋頭學習,班上任何活動都不會積極參加,他曾跟我說,害怕自己出醜,覺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學。

我跟橙子媽交流了橙子的情況,她才恍然大悟,磨煉孩子的意志力有千千萬萬種方法,但是建立一個孩子的自尊、自信和自愛是從小時候開始、是從他相信自己並沒有比別人差開始。

 

育兒先育己,優媽很喜歡媽媽這個職業,它讓我不斷內省和成長,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們,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。

 

*以上圖片來源皆出自於網路,如有侵權請告知。

別再給孩子餵飯了!你以為的“愛”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!

今天小好奶奶過來看孫女兒,中午到幼兒園給小好送衣服,“見識”到了幼兒園裡孩子們吃飯的場景,一回來就不停地嘮叨:

不看不知道,這幼兒園老師都是怎麼管孩子的?孩子吃得嘴上、臉上、衣服上、地上,全部都是飯,這怎麼行?米藍,以後能不能跟老師申請一下,每天中午我去給小好餵飯?

米藍笑著說:媽,能理解你為孩子操心,不過,餵飯這種行為,真的是越早停止越好!不提倡的!

小好奶奶說:小葉就是我從小餵大的,不也是好好的嘛,我是擔心她自己吃飯弄得亂七八糟,還要你來收拾,餵飯不是方便乾淨得多嗎?

米藍趕緊搬出小板凳:看來,是時候跟老太太糾正一下了!

長期餵飯的危害有哪些?

1、讓孩子喪失進餐樂趣

米藍聽過很多餵飯的父母抱怨,每次給孩子餵飯,簡直像上刑一樣!整天追著餵,抱著餵,哄著餵,每次吃飯都像在演出”貓和老鼠“!

很多爸媽很奇怪:吃飯難道不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嗎?為什麼孩子會這麼不情願?

其實,吃東西是孩子的本能,恰恰是餵飯時大人的催促和逼迫,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,吃飯就像完成任務,孩子怎麼能喜歡得起來?

2、影響孩子消化吸收能力,不利健康

餵飯時,大人往往一口接一口地給孩子往嘴里送食物,很多時候孩子還沒來得及好好咀嚼,為了下一口食物就不得不趕緊嚥下去了!

久而久之,孩子不僅無法進行咀嚼能力的訓練,而且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好,很容易發生積食的現象,也無法充分地吸收營養。

之前米藍在網上看過一則報導,東莞3歲的小朋友樂樂,就是爺爺奶奶一手“餵”大的,雖然每次樂樂都拗不過老人,乖乖地把飯吃完,但很不喜歡吃飯,身材也很瘦小,後來到醫院檢查,發現孩子小小年紀就得了厭食症!

除此之外,長期餵飯還會導致孩子失去對飢餓和飽脹感的判斷,導致的另一個極端就是撐大孩子的胃容量,引發小兒肥胖!

3、不利於孩子手眼口協調發展

讓孩子自己學習吃飯,其實是很好的精細活動鍛煉和身體動作平衡機會,在自己吃飯的過程中,孩子需要大腦、嘴巴、眼睛、手指全方位的協調配合。如果只圖方便給孩子餵飯,就失去了這一絕佳的鍛煉機會,手眼的協調性相對來說就沒那麼好了。

另外,米藍的兒科醫生朋友也曾說過,自己學著吃飯的寶寶,口腔運動往往更加靈敏,說話的吐字發音也會更加清晰準確呢!

4、孩子容有變醜的風險!

讓孩子自己吃飯,學會咀嚼,對他們的咀嚼肌和頜骨都是很好的鍛煉;如果長期餵飯,這些重要的部位缺乏活動,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孩子麵部肌肉僵硬、頜骨發育不完善,甚至有“地包天”、齙牙的風險!

 

那麼,多大的寶寶開始學吃飯會比較好呢?

一般孩子10個月大的時候,就有開始模仿大人吃飯的行為。1歲到1歲半這個時候,是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黃金時期,日本育兒專家松田道雄在《育兒百科》中也提到,這個時間段,可以開始讓孩子學習用小湯匙吃飯。

在這個過程中,由於孩子手部發育協調尚不完善,把飯灑得滿身都是的現象肯定會出現, 但爸媽們要耐心保護孩子的積極性,鼓勵孩子自己吃飯。

剛剛開始學習吃飯時,爸媽可以讓孩子熟悉用湯匙舀飯吃的動作,然後再餵飯,慢慢地過渡到孩子自己能全程用勺子吃飯的時期。

米藍記得小好從學會拿湯匙,到自己完全獨立吃完一小碗飯,用了差不多4個月時間。所以,一定要有耐心,包容孩子剛開始吃飯的忙亂,等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的時候,爸媽們該多驕傲自豪呢!

這幾點爸媽務必注意!

1、千萬別嚼碎了食物餵孩子吃!

米藍身邊很多爸媽,餵孩子吃飯前,會自己先嚐嚐食物的溫度,或者把食物嚼碎了餵給孩子吃;但米藍要提醒大家,這樣做是非常不科學的,孩子有可能會得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!

之前米藍看到一則報導,兩歲半的小女孩多多胃出血住院,原因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(HP)。醫生說,像多多這個年紀就胃出血的,還真是很少,這一般跟平常的不科學飲食習慣有關。

多多奶奶說:“有時候,她肉咬不斷,我就咬點下來再夾給她吃。有時候她看到我碗裡的東西想吃,我就直接用我的筷子餵她。”這下,謎底解開了。奶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,她再嚼著餵多多,多多年紀小,抵抗力弱,胃部粘膜也比較脆弱,就被感染了。時間一長,胃部潰瘍,久而久之,就引發了胃出血。真相揭開後,一家人悔不當初!

2、別給孩子加餐吃太多零食

小好有一陣子特別不愛吃飯,一頓平均吃不過三口,後來米藍發現原來是奶奶經常在下午給她塞零食吃,又是巧克力又是小餅乾,孩子覺得“反正不吃飯也能吃好吃的”,自然就不肯吃飯了。

因此,給孩子養成一日三餐的規則意識非常重要。爸媽們一定要給孩子立好吃飯的規矩。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,也不要強迫,但要明確告訴孩子,直到下一餐飯開始之前,都是沒有東西吃的,就這樣慢慢培養孩子吃飯的自覺,讓他明白三餐按時吃飯的重要性。

同時,爸媽們也不用擔心把孩子餓壞了,讓他們適當體驗一下飢餓,對身體是沒有壞處的哦~

3、爸媽做好吃飯的“榜樣”

很多媽媽跟米藍抱怨過,為什麼我家孩子不愛吃飯?別看吃飯是件平常的事情,但要讓孩子認真吃完一頓飯,氛圍是很重要的!

米藍建議大家,每到吃飯時間,全家人就一起坐在餐桌前,樂融融地一起吃飯,談論一些開心的話題,營造和諧、輕鬆、愉快的餐桌氛圍,引起孩子對食物的興趣。

米藍還有一個小妙招想跟大家分享:做飯時,媽媽們可以讓孩子主動過來廚房幫忙,做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比如洗菜、遞調味料等等,讓孩子對做飯有充分的參與感!

同時,鼓勵孩子給做好的飯菜起名字,可以顯著增強孩子對飯菜的興趣!像小好就“冠名”了家裡的好幾種飯菜,每次吃“小好牌清炒豆角”、“小好的西紅柿炒蛋”的時候,她都特別積極開心!

說了這麼多,米藍希望每個小朋友,都能夠開心吃飯、健康成長!

 

*以上圖片來源皆出自於網路,如有侵權請告知。

別扼殺了孩子的情緒宣洩的出口!

朋友琳琳一大早就跑來找我抱怨。

琳琳的孩子四歲了,昨天太晚睡了,早上起床一臉不情願。琳琳想要幫他洗臉,卻被他煩躁的推開;讓他喝點水,他卻轉頭過去不理會;想要幫他戴帽子,他推拖了好幾次不願意戴上。

琳琳說:今天幼稚園要外出活動,一定要戴上的,這麼熱的天氣不戴帽子怎麼行?

這一碎念,成了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,脾氣一下子就爆炸了。
他把帽子往地上一丟,開始嚎啕大哭,鼻涕眼淚滿面,還不讓媽媽幫他擦。
最後只好派出爸爸,讓孩子委屈地擦乾了眼淚去上學。

琳琳跟我說:
我家的孩子脾氣太大了,只要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,我跟爸爸罵也罵了打也打了,連道理也都跟他講了,卻怎麼的也管不了這樣的壞脾氣。

 

“愛發脾氣”幾乎是所有媽媽對自己的孩子的一致評價。
但實際上,發脾氣是有原因的。
朋友圈裡曾經流傳過一句話:”情緒智商比較低的大人,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讓他哭夠。”

想想自己甚麼時候最愛發脾氣呢?
是不是在你特別著急的時候,或是特別疲累的時候?
或是不被理解、不被愛、讓自己覺得委屈難過的時候?

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,是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,是內心脆弱的表現,表面上感覺是在施壓,但實際上卻是內心在求救。

小孩子也是一樣的,每次發脾氣其實都是在表達某種負面情緒,當他們無法用所知道的眼與詳盡的敘述那種負面的感覺時,唯一的方式就是發脾氣及哭鬧。然而在孩子的心裡,爸爸媽媽是最愛他的人,也是可以任由他們發脾氣、求助的人。

而且淚水裡包含了皮質醇(壓力賀爾蒙)和應激激素,當我們在哭泣時,實際上是從身體裡釋放壓力。

面對孩子這種”求助”和釋放壓力,做為父母的通常會做什麼呢?嚴厲的禁止他哭鬧?冷漠的無視他?懲罰或是打罵,看他還敢不敢哭?

想想都覺得殘忍。

兒童心理學者《休息、玩、成長:讓學齡前兒童過得更有意義》作者Dr. Deborah MacNamara黛博拉·麥克納馬拉博士說:
“讓孩子將脾氣發完,而不要試圖阻止他發脾氣。發脾氣本身是無害得,阻止發脾氣才是。”

優媽曾在媒體上看過這樣的一件事:

一個叫做媛媛的女孩,五歲。因為在睡覺前要求要吃甜點,而被媽媽念了一頓。媛媛不聽話就開始發脾氣,媽媽也不甘示弱地把媛媛打罵了一頓。因為一整天的工作疲勞,讓媽媽實在沒辦法忍住自己的怒氣。

第二天早上,媽媽去叫媛媛起床時,媛媛說自己的腿很痛不能走,媽媽以為孩子還是在耍性子,堅持要讓她起來,但媛媛仍說起不來,媽媽才著急的帶去醫院。

醫生說是過度驚嚇再加上外力導致腿部間歇性失去知覺,所幸觀察一兩天就沒事了。

這是個極端的例子。

有個媽媽跟優媽說,她的孩子好像特別懂事,不管發生什麼事,都自己壓在心裡,高興的、不高興的,都不喜歡與別人分享,在學校受委屈,和其他小朋友鬧彆扭了,這些事情孩子從來沒有和他說過,就算媽媽問了也是甚麼都不說。

這樣的孩子看似安靜懂事,但其實內心沒有自信,常常找不到自己,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。
情緒憋在心裡久了,孩子會變得消沉,擁有糟糕的童年,長大後患有抑鬱症的機率更大。

優媽常常見到這樣的例子,就如同俗話說的:”窩裡橫”

就像優優和樂樂兩個孩子,每天在家很不得罵個八百次,總是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哄啊勸啊抱的。
但他們在外卻得到一致的好評,有時孩子去別的同學家玩,優媽特別擔心他們在別人家裡鬧事,但其他的家長反而都說我家的孩子很乖很懂事。

後來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,帕蒂·惠芙勒說:孩子喜歡在家裡表現出全部的情感,是因為在家裡能被傾聽與理解。孩子被理解的越多,以後在外面他就會表現得越好。

窩裡橫的孩子,其實是在發脾氣的過程中,一邊獲得情緒的釋放,一邊培養和強化它們的控制情緒能力。

既然孩子發脾氣是好事,那麼就都讓他發脾氣好了?

當然不是這樣說。

孩子發脾氣的過程中需要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,這是一個可以控制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可以任由他失控的過程,而且這個過程越早開始越好。

各位爸爸媽媽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:

讓孩子體驗父母如何管理情緒

言傳身教是訓練孩子情緒管理一個重要的方式,孩子發脾氣的時候,蹲下去溫和地與他親密對話,引導他說出內心的想法,讓他不高興的原因,再引導他去想想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,可以怎麼做。

一方面,我們在引導孩子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;
一方面,我們也在示範怎麼樣控制情緒,但始終的原則沒有變,對吧?

引導孩子學會辨識自己的情緒

幫助孩子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,找到一些與情緒對應且適當的話語,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利於讓孩子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情緒。

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教導孩子學會辨識自己的情緒:

1、幫助孩子積累如何表達感受的詞語。
當孩子被別人欺負時,可以對孩子說:”你現在很傷心吧?”
當孩子被誤解時,可以對孩子說:”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?”

2、告訴孩子一些關於感受的身體反應,讓孩子了解遭遇某種情緒時,身體會有甚麼樣的反應。比如,當人們感到害羞時,臉會紅;當人們感到憤怒時,會咬牙切齒;當人們感到沮喪時,毀垂頭喪氣;當然們感到高興時,會手舞足蹈等等。

3、用實際的素材來幫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,通過繪本、影片、照片或是圖片這些可看見的素材,圖文並茂地告訴孩子別人經歷了什麼樣的感受。

在優優和樂樂小的時候,優媽會跟他們一起讀繪本,並討論故事裡的人物的感受,例如:”艾瑪奶奶走了,思達是不是很難過?”這樣

讓孩子為發脾氣的後果負責

“我知道你很生氣,但是你可以用嘴巴告訴他,你想要拿回玩具,而不是用拳頭。”

等孩子平靜下來之後,一定要很嚴肅的告訴他,無論是摔門、扔玩具、攻擊別人或者是傷害自己,這些行為都是錯的,並且要明確告訴他需要為此負責的。

不要妄想以上的方法可以一次見效,教育孩子從來沒有捷徑。

通過一次次的體驗,孩子會逐漸了解到,原來情緒可以這樣處理,原來這樣做我可以更開心;不用你唠叨,他以後自然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。

等孩子真的用更積極的行為來代替發脾氣時,別忘了給他肯定和鼓勵。

 

*以上圖片來源皆出自於網路,如有侵權請告知。

現在按讚並追蹤粉專,每天收到育兒小秘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