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再給孩子餵飯了!你以為的“愛”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!

今天小好奶奶過來看孫女兒,中午到幼兒園給小好送衣服,“見識”到了幼兒園裡孩子們吃飯的場景,一回來就不停地嘮叨:

不看不知道,這幼兒園老師都是怎麼管孩子的?孩子吃得嘴上、臉上、衣服上、地上,全部都是飯,這怎麼行?米藍,以後能不能跟老師申請一下,每天中午我去給小好餵飯?

米藍笑著說:媽,能理解你為孩子操心,不過,餵飯這種行為,真的是越早停止越好!不提倡的!

小好奶奶說:小葉就是我從小餵大的,不也是好好的嘛,我是擔心她自己吃飯弄得亂七八糟,還要你來收拾,餵飯不是方便乾淨得多嗎?

米藍趕緊搬出小板凳:看來,是時候跟老太太糾正一下了!

長期餵飯的危害有哪些?

1、讓孩子喪失進餐樂趣

米藍聽過很多餵飯的父母抱怨,每次給孩子餵飯,簡直像上刑一樣!整天追著餵,抱著餵,哄著餵,每次吃飯都像在演出”貓和老鼠“!

很多爸媽很奇怪:吃飯難道不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嗎?為什麼孩子會這麼不情願?

其實,吃東西是孩子的本能,恰恰是餵飯時大人的催促和逼迫,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,吃飯就像完成任務,孩子怎麼能喜歡得起來?

2、影響孩子消化吸收能力,不利健康

餵飯時,大人往往一口接一口地給孩子往嘴里送食物,很多時候孩子還沒來得及好好咀嚼,為了下一口食物就不得不趕緊嚥下去了!

久而久之,孩子不僅無法進行咀嚼能力的訓練,而且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好,很容易發生積食的現象,也無法充分地吸收營養。

之前米藍在網上看過一則報導,東莞3歲的小朋友樂樂,就是爺爺奶奶一手“餵”大的,雖然每次樂樂都拗不過老人,乖乖地把飯吃完,但很不喜歡吃飯,身材也很瘦小,後來到醫院檢查,發現孩子小小年紀就得了厭食症!

除此之外,長期餵飯還會導致孩子失去對飢餓和飽脹感的判斷,導致的另一個極端就是撐大孩子的胃容量,引發小兒肥胖!

3、不利於孩子手眼口協調發展

讓孩子自己學習吃飯,其實是很好的精細活動鍛煉和身體動作平衡機會,在自己吃飯的過程中,孩子需要大腦、嘴巴、眼睛、手指全方位的協調配合。如果只圖方便給孩子餵飯,就失去了這一絕佳的鍛煉機會,手眼的協調性相對來說就沒那麼好了。

另外,米藍的兒科醫生朋友也曾說過,自己學著吃飯的寶寶,口腔運動往往更加靈敏,說話的吐字發音也會更加清晰準確呢!

4、孩子容有變醜的風險!

讓孩子自己吃飯,學會咀嚼,對他們的咀嚼肌和頜骨都是很好的鍛煉;如果長期餵飯,這些重要的部位缺乏活動,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孩子麵部肌肉僵硬、頜骨發育不完善,甚至有“地包天”、齙牙的風險!

 

那麼,多大的寶寶開始學吃飯會比較好呢?

一般孩子10個月大的時候,就有開始模仿大人吃飯的行為。1歲到1歲半這個時候,是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黃金時期,日本育兒專家松田道雄在《育兒百科》中也提到,這個時間段,可以開始讓孩子學習用小湯匙吃飯。

在這個過程中,由於孩子手部發育協調尚不完善,把飯灑得滿身都是的現象肯定會出現, 但爸媽們要耐心保護孩子的積極性,鼓勵孩子自己吃飯。

剛剛開始學習吃飯時,爸媽可以讓孩子熟悉用湯匙舀飯吃的動作,然後再餵飯,慢慢地過渡到孩子自己能全程用勺子吃飯的時期。

米藍記得小好從學會拿湯匙,到自己完全獨立吃完一小碗飯,用了差不多4個月時間。所以,一定要有耐心,包容孩子剛開始吃飯的忙亂,等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的時候,爸媽們該多驕傲自豪呢!

這幾點爸媽務必注意!

1、千萬別嚼碎了食物餵孩子吃!

米藍身邊很多爸媽,餵孩子吃飯前,會自己先嚐嚐食物的溫度,或者把食物嚼碎了餵給孩子吃;但米藍要提醒大家,這樣做是非常不科學的,孩子有可能會得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!

之前米藍看到一則報導,兩歲半的小女孩多多胃出血住院,原因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(HP)。醫生說,像多多這個年紀就胃出血的,還真是很少,這一般跟平常的不科學飲食習慣有關。

多多奶奶說:“有時候,她肉咬不斷,我就咬點下來再夾給她吃。有時候她看到我碗裡的東西想吃,我就直接用我的筷子餵她。”這下,謎底解開了。奶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,她再嚼著餵多多,多多年紀小,抵抗力弱,胃部粘膜也比較脆弱,就被感染了。時間一長,胃部潰瘍,久而久之,就引發了胃出血。真相揭開後,一家人悔不當初!

2、別給孩子加餐吃太多零食

小好有一陣子特別不愛吃飯,一頓平均吃不過三口,後來米藍發現原來是奶奶經常在下午給她塞零食吃,又是巧克力又是小餅乾,孩子覺得“反正不吃飯也能吃好吃的”,自然就不肯吃飯了。

因此,給孩子養成一日三餐的規則意識非常重要。爸媽們一定要給孩子立好吃飯的規矩。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,也不要強迫,但要明確告訴孩子,直到下一餐飯開始之前,都是沒有東西吃的,就這樣慢慢培養孩子吃飯的自覺,讓他明白三餐按時吃飯的重要性。

同時,爸媽們也不用擔心把孩子餓壞了,讓他們適當體驗一下飢餓,對身體是沒有壞處的哦~

3、爸媽做好吃飯的“榜樣”

很多媽媽跟米藍抱怨過,為什麼我家孩子不愛吃飯?別看吃飯是件平常的事情,但要讓孩子認真吃完一頓飯,氛圍是很重要的!

米藍建議大家,每到吃飯時間,全家人就一起坐在餐桌前,樂融融地一起吃飯,談論一些開心的話題,營造和諧、輕鬆、愉快的餐桌氛圍,引起孩子對食物的興趣。

米藍還有一個小妙招想跟大家分享:做飯時,媽媽們可以讓孩子主動過來廚房幫忙,做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比如洗菜、遞調味料等等,讓孩子對做飯有充分的參與感!

同時,鼓勵孩子給做好的飯菜起名字,可以顯著增強孩子對飯菜的興趣!像小好就“冠名”了家裡的好幾種飯菜,每次吃“小好牌清炒豆角”、“小好的西紅柿炒蛋”的時候,她都特別積極開心!

說了這麼多,米藍希望每個小朋友,都能夠開心吃飯、健康成長!

 

*以上圖片來源皆出自於網路,如有侵權請告知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